你是哪裡人?

專欄:<東方日報.龍門陣>
2011.09.01

最近讀了印度作家阿米達夫.高殊(Amitav Ghosh)的名作《玻璃皇宮》(The Glass Palace)。550頁的長篇小說敘述了1885年至1996年間,三代人在緬甸、印度和馬來(西)亞發生的故事。

我是在「後殖民文學」(Postcolonial Literature)這堂課讀到這本書的。「後殖民」是在二十世紀末興起的理論,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1935~2003)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一書奠定了後殖民論述的基礎。他認為東方主義是西方建構產物,只是為了在東西方建立分界,從而突出西方文化的優越性。薩依德批評了當時的許多學者,認為他們的東方主義論述與那些東方國家的真正面貌幾乎毫無關係。

《玻璃皇宮》是被殖民的東方人的故事,緬甸、印度和當時的馬來亞都是英國殖民地。故事從緬甸貢榜王朝末代國王錫袍(King Thibaw)被放逐印度開始說起,1885年英國攻佔緬甸首都曼德勒(Mandalay),貢榜王朝滅亡。

和皇族一同被放逐的皇后侍女、流浪到緬甸的印度男孩、來自馬來亞的峇峇商人,他們見證了曼德勒最繁榮的年代,也目睹了一個偉大王朝的衰敗。他們三代人徘徊在印度洋的邊界,尋找自己稱為「家」的土地,也在尋找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歸屬。

我喜歡這本後殖民小說,因為它確實道出殖民地人民的窘境。在我們認知看來,沒有國家喜歡被殖民,因為殖民政府必定是為了利益和權力才來征服一個國家。但當時間久了,殖民地成功被塑造成比之前更繁榮的國家,人民的喜好到底應該偏向哪裡呢?

小說中有一位印度軍人,就和當時的不少優秀的印度人一樣加入英屬印度軍隊,到東南亞打仗。軍人為了保衛國家而戰,但他捍衛的國家是英國還是印度?當英國軍隊攻入曼德勒時,緬甸人看到的不是白人,而都是印度人。

這讓我想到了另外的問題。全球化的影響下,國族的疆界更難被分割了。「你是哪裡人?」這個簡單的問題在以後更難被回答了。當一個印度人娶了緬甸妻子,他們的孩子是印度人還是緬甸人?現在還有許多混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外國血統的孩子,他們是哪裡人?用語言、國籍、還是父親的族裔來區分?

疆界沒有了,或許在若干年後,我們都只能以「地球人」自居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