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的價值

專欄:<東方日報.龍門陣>
2012.02.09

新加坡晚晴園始建於19世紀末,躺在靠近市區的大人路(Tai Gin Road)上。這里曾是早年橡膠業巨頭張永福買給母親養老的一棟獨立洋房,後來借給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活動,成了同盟會在東南亞的基地。當年幾場著名的起義就是在這里策劃的。

這一棟老洋房在民國成立後幾經轉手,還曾落入印裔商人手中,一度荒蕪。後來由中華總商會買下,60年代修復後重新開放。1994年政府將之列入國家級古蹟,當時的新聞及藝術部長楊榮文親自到訪後,認為這里是新加坡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對世界華人的生活影響深遠,因此晚晴園應重新翻新,讓新一代人瞭解孫中山的革命事蹟。他說「對新加坡人來說,保留晚晴園是一項重大的文化任務」。

也因為楊部長的努力,晚晴園得以好好保存。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由國家文物局接管的晚晴園重新開放,名為「孫中山南洋紀念館」。事實上,質疑的聲音一直是有的。有人認為,為何新加坡要紀念一個發生在中國的革命?多元種族的新加坡過度強調華裔先賢的貢獻是否會影響新加坡人的認同?

我贊同新加坡也應多方面保留各族的文化,而華裔移民南來新加坡及協助中國革命的事蹟也是一個多元新加坡應正視的歷史,不能狹隘的僅以當今新加坡和中國的關係來衡量或界定文化。

晚晴園這棟古蹟得以保存,也讓文化得以保存。我在春節期間初次到訪晚晴園,甚難想像新加坡這個寸土如金的國家,還能在市中心讓這麼一棟佔地不小的洋房聳立著,不禁心生感動。當時,我心中浮出的中國形象,並不是現在的大陸(或中華民國台灣),竟是如餘光中所言「那個唐詩中洋溢著菊香與蘭香的中國」。

古蹟的價值,並不能僅以當下的狀況來評定。蘇丹街予我不是一條人煙稀少的骯髒老街,而是有劇社、書店的文化街景,甚至是吉隆坡開埠時的人群聚集的市中心。同樣的地點,可讓人緬懷多個時代的風雨,只因這棟房子、這條街、這條五腳基,還在。聽聞,孫中山也曾到過蘇丹街演講呢。

新加坡的捷運發展已十分發達,牛車水還不一樣被保留下來,成為新加坡最大的歷史街區嗎?吉隆坡才剛開始要建捷運就已要徵用一條百年老街,接下來呢?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