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部可以做什麼?

專欄:<東方日報.龍門陣>
2011.06.23

180萬公帑花在面子書的新聞,成功讓馬來西亞在面子書出名了。但這個「Cuti-cuti 1Malaysia」的頁面目前僅有四萬餘名粉絲,反而是「Curi-curi Wang Malaysia」目前已上看120萬個「讚」。

然而180萬花了就是花了,旅遊部部長黃燕燕理直氣壯,就如同她去年被爆在十個月內出國訪問10餘次,共花費128萬令吉,被冠上「愛旅遊部長」的美稱時,黃部長仍然堅定地重申出國觀摩的重要性,更提出多項數據說明旅遊部為大馬招來多少旅客。

我相信旅遊部花在「宣傳」的費用,果真十分用心,不容置疑。但在改善國內旅遊的設備及服務上,是否也如此花心思呢?

從前在大馬,我通常不敢妄想旅行這回事。安全、交通、花費都告訴我大馬並不歡迎我這種窮背包客。來到台灣我開始一步一步展開環島的旅程,只因為台灣照顧各年齡層的旅遊方式,當然包括青年旅遊這一部分,讓身為學生的我常常可以花很少錢走很多地方。

學生門票通常都是半價優待,搭火車可以買5天台幣599任搭的優惠票,學生住宿一向都有優惠,連購買伴手禮出示學生證也有打折。我和大馬友人們也藉此環島一圈,每人花不到5000台幣。

這個狀況在歐美也是一樣,辦一張國際學生證就能讓你享有許多優惠。然而在大馬,可憐的學生們很難搭乘大眾運輸一起出外旅遊。

通常都是家裡經濟較好的那一位向爸爸借車,其他同學再搭順風車一起出遊。開車即不環保,又考驗司機的體力,通常開到目的地時大家都累癱了。在交通便捷的台灣,高鐵、火車、公車和捷運是大家旅遊的好夥伴。

在旅遊資訊方面,每個主要景點都有「旅客服務中心」提供地圖和專人諮詢,即使沒有事先安排行程也不必擔心。而台灣觀光局網站上也提供各種主題行程讓各年齡層的旅客參考自己喜愛的旅行方式,今年配合民國100年更推出「旅行台灣的100種方式」。

黃部長訪問了這麼多國家,應該也看了更多成功的例子。發展旅遊不應只重視以旅行團方式觀光的遊客,東南亞是背包客旅遊聖地,許多外國遊客都需要這方面的資源。

在這之前,比起宣傳的花費,我們可能需要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喔,這可能是交通部的責任);我們還需要擺脫治安敗壞的印象(這或許是內政部的責任);還要改善衛生狀況,不然首都的老鼠可能會嚇壞遊客(這是衛生部的責任?)那,旅遊部可以做什麼呢?

可能先聘個保安保住馬六甲大砲再說。

p/s: Curi-curi Wang Malaysia頁面實為上看12萬個讚, 非120萬。此處為作者筆誤,深感抱歉!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