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都要Unlearning
專欄:<東方日報.龍門陣>
2011.06.16
最近看了台灣旅遊作家褚士瑩的新書《在天涯的盡頭,歸零》,內容講述他以國際NGO顧問身份到緬甸郊區成立有機農場的過程。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出的「Unlearning」(忘掉所學的知識)概念。
從一個高薪的上市公司主管變成農場里的農夫,如果用對待大公司職員的管理方式來對待緬甸的農民,顯然是不切實際。因此他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捨去原本所學,歸零,再重新開始。
我們都害怕「零」。唸書時拿零分的會被認為是最笨的;工作時最怕銀行戶頭剩下一個零。零就代表空,空就是甚麼都沒有。甚麼都沒有就代表你這個人無能,在這個社會沒有立足之地。所以,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聽到大人說:你一定要好好唸書,學習知識,以後才可以賺大錢。
似乎,我們都把賺大錢當成人生的終極目標,雜誌上每年評選的「全球百大成功人士」都是擁有數不盡身家的富豪。當然,學習知識必然是好的,賺大錢也不是壞事。所以,大家都不停地學習,然後不停地賺錢,邁向「成功」的人生。
上個禮拜在我校的畢業典禮上,一位在念博士後研究的學姐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經驗。黃惠君學姊以第一名的成績甄試上了中山大學的研究所,然而在她碩一那一年卻遇上了嚴重車禍,終生必須以輪椅代步。
社會上這樣的例子不少,有人選擇抑鬱終生,有人選擇重新面對世界。學姊在經過半年的修養和身心調適之後,決定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到現在是博士後研究員。當生命繼續,而你或許再也不能達到社會期待的「成功人生」模式,你到底要如何丟掉原本所學,重新學習走路,學習在別人腰的高度看世界?
社會上常常稱很多碩士博士或大公司總裁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權威」,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是最精通的。我卻不知道知識的範疇要怎麼界定,怎麼才能算是懂得最多。
從小到大不停求學問,到現在大學畢業了才發現知識學了越多卻人卻越來越無知。一直以來,我以蘇格拉底的一席話為座右銘鞭策自己: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甚麼都不知道)。
2011.06.16
最近看了台灣旅遊作家褚士瑩的新書《在天涯的盡頭,歸零》,內容講述他以國際NGO顧問身份到緬甸郊區成立有機農場的過程。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出的「Unlearning」(忘掉所學的知識)概念。
從一個高薪的上市公司主管變成農場里的農夫,如果用對待大公司職員的管理方式來對待緬甸的農民,顯然是不切實際。因此他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捨去原本所學,歸零,再重新開始。
我們都害怕「零」。唸書時拿零分的會被認為是最笨的;工作時最怕銀行戶頭剩下一個零。零就代表空,空就是甚麼都沒有。甚麼都沒有就代表你這個人無能,在這個社會沒有立足之地。所以,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聽到大人說:你一定要好好唸書,學習知識,以後才可以賺大錢。
似乎,我們都把賺大錢當成人生的終極目標,雜誌上每年評選的「全球百大成功人士」都是擁有數不盡身家的富豪。當然,學習知識必然是好的,賺大錢也不是壞事。所以,大家都不停地學習,然後不停地賺錢,邁向「成功」的人生。
上個禮拜在我校的畢業典禮上,一位在念博士後研究的學姐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經驗。黃惠君學姊以第一名的成績甄試上了中山大學的研究所,然而在她碩一那一年卻遇上了嚴重車禍,終生必須以輪椅代步。
社會上這樣的例子不少,有人選擇抑鬱終生,有人選擇重新面對世界。學姊在經過半年的修養和身心調適之後,決定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到現在是博士後研究員。當生命繼續,而你或許再也不能達到社會期待的「成功人生」模式,你到底要如何丟掉原本所學,重新學習走路,學習在別人腰的高度看世界?
社會上常常稱很多碩士博士或大公司總裁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權威」,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是最精通的。我卻不知道知識的範疇要怎麼界定,怎麼才能算是懂得最多。
從小到大不停求學問,到現在大學畢業了才發現知識學了越多卻人卻越來越無知。一直以來,我以蘇格拉底的一席話為座右銘鞭策自己: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甚麼都不知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