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還是求職

專欄:<東方日報.龍門陣>
2011.11.03

問當今大學生為什麼求學,十之八九會回答:現今社會沒有大學文憑找不到好工作。許多父母也灌輸小孩從小就要好好唸書,這樣未來才能找份好工作。這時「好工作」的定義就廣了,但狹義來說應該就是不用汗流浹背出賣勞力又能有豐厚薪水的工作。

還沒畢業的大學生,在畢業前就開始擔心以後的出路。尤其在最後一學年,還沒有方向的孩子更是被追問到不得不回答一個一般人期望的答案。若你說自己還沒想好未來要走甚麼路,旁人就會露出十分擔心的表情,要你好好為未來鋪路,不然就到學校的就業輔導處諮詢一下。

「未來出路」總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有些幸運的人較早發現自己的興趣,清楚知道自己以後的方向;但有些人花了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些甚麼,而盡照著一般人的腳步前進;我想大多數的人都不太幸運(無論是受命運還是社會構成的牽絆),並未設想好自己未來的路,他們有的僅是「希望找份好工作」的念頭。

因此,為了找份好工作,學生們在求學期間也被要求要為未來鋪路。為了好的推薦信而努力和教授打好關係、為了要讓未來僱主看見你的管理才能而在大學期間參加社團、為了讓自己有多一些競爭力而選擇副修、雙主修、學位學程……有了這些,履歷表就漂漂亮亮了。

以就業為目標沒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工作。但當「求學」的動機已演變為「求職」的另一面向,而真正讓學生吸收各方面知識的大學,幾乎都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了,「為了求好工作而念大學」的觀念則日漸根深,求知的本質是否也已經變相了?

新加坡政府每年提供數以萬計的獎學金給優秀的外國學生,唯一條件就是大學畢業後在政府機構工作三至五年。這樣的政策當然也吸引了數不盡的馬來西亞人才,我就認識許多中文系畢業後當華文老師的。前幾天聽一位學妹說,她高中畢業後也拿了政府獎學金念大學,目前畢業在即十分想要繼續念碩士,卻因和政府簽了約必須工作五年,她坦言入社會五年之後應該不會再考慮求學了。

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我看到的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大學機制竟演變成求知識的阻撓。這也難怪念文學總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了,因為沒有僱主會要求員工有文學修養呀!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