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回憶

專欄:<東方日報.龍門陣>

2012.07.12


回憶是沒有實體,沒有形狀的。當我們發出回憶的訊號,大腦會自動篩選出過去的畫面與記憶,閉上眼睛彷彿就能真的回到那個時候。

「回憶可以把你的身體從內部溫暖起來。可是同時也可以把你的身體從內側強烈地割裂下去。」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中,一直活在回憶裏的佐伯小姐說。頭腦不好的中田先生搖搖頭「真是個困難的問題。中田除了現在的事情以外都不太瞭解。」

把過去發生的許多殘留在記憶中的,稱爲回憶,似乎就把過去的真實性減低了一些。過去(past)和現在(present)是相對的,這一秒過了之後就屬於過去,但並不是所有的過去,都會被留在記憶中。所以,我們需要回憶(memory),讓它成爲屬於我們的一部分,抑或是,集體的一部分。

德國記憶研究的專家阿萊妲‧阿斯曼(Aleida Assmann)曾說,個人或集體都有相似的回憶邏輯:我們突顯某些事件,擡高自我價值,並忽略所有會質疑正面自我形象的事物。而德國人在經歷過納粹歷史後,他們的回憶邏輯顛覆了自我擡高的形式,而是把自我的過錯挪到國家民族記憶的中心。

她說:「承認國家的罪行並不會如許多人害怕的,表示集體自我形象的誣衊;一個國家透過明白疏遠自我歷史罪行的態度,承認文明社會的價值,反而能創造一個轉換身份的機會。」

有一部Kate Winslet和Jim Carrey主演的電影「Eternal Sunshine of Spotless Mind」,講述兩個相愛到相恨的情侶如何請醫生將對方在自己的記憶中抹去。通過所有和對方有關的物品和回憶,醫生將這些訊息完全從病人的大腦中除掉。一覺醒來,對方好像從未出現過一樣。

個人的記憶如果真能如此抹除,那集體的呢?電影中,醫生在幫病人除掉記憶後,會寄信通知病人身邊的朋友:「XXX已經將XXX從記憶中刪除了,請不要在他面前提起她。」集體記憶是否也能如此就被抹去,許多年以後,大家也忘了曾經存在過的事?

最近我常常將回憶和夢境搞混。在現實生活中,突然想起某些曾做過的事,卻不確定那曾真實發生過,或是在我夢境中出現而已,還是隻是我的想像?我記得我想起蘇丹街,卻不知道我小時候是否去過蘇丹街,但那些畫面卻這麽真實深刻在我腦海中。真糟糕,如果蘇丹街老建築沒了,我沒機會驗證我的想像,我的孩子更無法在歷史課本中發現這段集體記憶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